集团新闻 媒体聚焦

劳动报|上海建工:工人复工“两点一线”,防疫生产紧抓不懈

2020-04-21


在抓紧生产建设的同时,如何严格坚持复工条件,确保建筑工地防疫万无一失? 

“一天至少要通三次风,早中晚各一次。”今年54岁的打桩工人马朱灵告诉记者,在返沪的这段时间里,经过项目上的防疫宣传,他对工地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种种措施,早已如数家珍。 

马朱灵所在的工地是上海建工两港大道(新四平路公路-S2)快速化工程三工区。两港大道快速化项目是临港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基础建设工程,三工区由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该项目也是严防疫情发展期间,上海陆续复工的工程项目之一。

 在抓紧生产建设的同时,如何严格坚持复工条件,确保建筑工地防疫万无一失?近日,记者便走访了建设中的两港大道快速化项目三工区,一探究竟。 

复工前争分夺秒,“调兵遣将”与时间赛跑 

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对改善交通环境,尤其是分担S2交通压力、联通S3,和加速推进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复工势在必行。”上海建工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三工区项目经理祁真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过年期间,项目团队就已紧锣密鼓开始准备,除准备防疫物资外,我们还联系统计了非重点区域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返沪时间,并对两港大道周边送餐、住宿等规定进行排查,为复工做准备。”祁真说。 

眼看就要复工了,问题却猝不及防到来。祁真还记得,那一天,他获悉原定首批返沪的四川打桩工人,因疫情无法上高速。“没有工人,工程就无法进行,那可怎么办?”这可急坏了大家。在项目部前后方通力协作下,前后方人员连夜根据应急预案,又联系到浙江非重点地区的第二批工人。“做工作,安排车,消毒防疫到位,总算,将他们安全带回上海。”一系列“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与时间赛跑,祁真也为自己捏把汗。总算,5名打桩工人如期全部到位,项目部又马不停蹄对他们进行了体温测量,和安全、防疫交底。祁真坦言:“疫情时期,一个项目的开工真是千头万绪,争分夺秒。看得见的是工地上热火朝天,看不见是许多人默默在后面付出的艰辛劳动。”2月17日,项目正式恢复施工。

复工后事无巨细:一位“保镖”看顾两名工人

马朱灵就是首批回沪的5名工人之一。尽管与以往复工不同,马朱灵对现在的工地防疫措施与生活安排都赞不绝口。“好!现在我们2人住一间宿舍房,条件比以前更好。吃穿用也都是项目送到我们手上。”祁真告诉记者,2月17日正式恢复施工后,根据相关要求,项目部取消员工混住,即同以工种(工序)施工人员安排同宿舍,且一间住2人,除了公共区域、卫生间、餐厅、浴室之外,每日宿舍内的卫生打扫与消毒也都有专人负责。

工地上,尘土飞扬已渐有往日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然而,紧锁的大门,与严格的进出,让复工透露出些许严肃气氛。“出入管理是严肃的事,就是把好防疫‘大门’。三工区项目上,安排了专人负责唯一的出入大门把守,本项目人员进出都要做好登记台账,外来人员进出,则根据防疫要求测量体温。”项目支部书记王文栋补充到:“考虑到工地员工出入情况,我们还要求工人实行‘两点一线’工作法,除了工地和宿舍外,原则上不允许他们前往其他地方,特殊时期,工人都配备了‘保镖’,一位‘保镖’负责两名工人,看顾好他们是否遵守‘两点一线’轨迹外,够买生活用品,也是‘保镖’代劳。”

 记者采访时恰逢午饭时间,在工地打桩的5名工人结束上午的工作准备吃饭,特殊时期,项目部取消职工食堂,采取外卖盒饭供应方式,工人在分餐间单独领取盒饭后统一回宿舍就餐。“这样做,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祁真说。祁真说:“接下去,第二台打桩设备3月初就要进场拼装了,到时候还要有5名工人进场。3月中,承台施工劳务班组25人也将进入工程。”这位项目经理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但他也相信,随着疫情防控的严格执行,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圆满完成工程的同时,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