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辉、汪伟秋8月5日报道:施工不仅像“搭乐高”一样便捷,还可以用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快速“粘合”加快施工。据悉,这一套预制装配框架体系,可节约人工35%,提升工效58%,并在5天内可“搭建”一层1000平米的高楼。 图片说明:新型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方式为重点。 记者今天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获悉,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新体系(PCUS)近期研究成功,并首次在实体中完成使用。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副总工程师兼装配创新研究所所长马跃强介绍:先将预制梁、柱拼搭好,再用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在连接处,即可快速完成施工。 据了解,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已成为国家战略。由于规范连接构造复杂、节点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套筒灌浆管理难度高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结构的发展。马跃强表示,传统的装配式施工采用套装灌筒连接,灌浆难度大,套筒密实度检测难,成本高,节点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在使用预制装配框架新体系后,一个1000平米的标准层建设,从此前的10-12天工期,可以减少到5天就能完成。 东方网记者获悉,上海建工二建集团联合高校合作攻关,以新型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方式为重点,利用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后浇材料,研究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新体系——PCUS。为了验证该体系的整体性能,试验团队在金山海悦瀜庭项目的30号楼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在各节点连接中也采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粘合剂”。 据悉,项目团队此前研发的“粘合剂”混凝土叫UHPC,这项成果曾填补了国内在高强钢筋连接技术上的空白。最终,基于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新体系共节约39%的成本,折合金额约2.52万元。此外,新技术还运用到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项目。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这不仅节约了用传统钢管扣件的租赁费,运输费、灌浆套筒材料人工费等,也提高了连接质量,降低套筒连接产生的质量问题。 试验资料图。 上海建工房产公司项目总监张洁龙认为:由于这套这项技术施工难度低,降低施工的综合成本,当技术运用成熟后,会在全国范围内建工房产框架项目中广泛推广。值得一提的是,这套装配式结构新体系(PCUS)已授权核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新型体系安全可靠,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