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媒体聚焦

新闻晨报:“直锚+短搭接” 真棒!沪建设者造房实现装配框架结构5天一层!

2019-09-04

为公众谋福利,把房子造的又好又快,当下时兴“装配式”建筑,通俗点说就是“搭积木”。这一先进技术最近又有“新花样”。周到记者今天在上海建工二建集团获悉,建设者近日又研发了国内首创的超高性能装配式结构新型体系PCUS,采用“直锚+短搭接”之手法,使得预制构件的连接效果大为提高。这一方法已成功应用在具体建设项目上。

目前,位于金山的海鈅瀜庭商品房项目、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等,已经运用了新研发的建设技术,实现了装配框架结构5天一层的极高效率,设计施工难度大幅下降,可实现无排架施工,有益于推动装配式建筑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金山海玥瀜庭商品房项目运用了建设新技术
“搭积木”造房子做起来很难

当下建设领域,崇尚“装配式建筑”。这其实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已成为国家战略。上海也在推进此事,且力度不断在加强。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最通俗点说就是“搭积木”。

说是“搭积木”,其实做起来也不容易,其中的安全性最重要。据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介绍,预制构件间是否能做到有效连接是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一环节,一直存在有缺陷。

问题在于,现有规范连接构造比较复杂,节点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套筒灌浆管理难度高等。这些“难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为此,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领域,新的技术突破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一定要让构件节点做到高效安全。

 高性能混凝土UHPC有直锚、短连接的优点

建设者研发成功装配式结构新体系 

为了攻克难点,二建集团日前联合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产学研合作攻关,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直锚、短连接的优良性能应用于预制构件的连接,研发了国内首创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的装配式结构新型体系PCUS,创新发展了装配式结构体系设计理论和施工关键技术。该技术也推进 UHPC 材料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和上海市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据介绍,UHPC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孔隙率低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它通过提高组织成分的细度与活性,不使用粗骨料,使材料内部的孔隙与微裂缝减到最少,以获得超高强度与高耐久性。

此前,课题组进行了大量基础试验, 并且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进行反复试验。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现浇结构,UHPC与预制构件界面处均未出现裂缝,实现了“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目标。

现场压载试验
装配式结构新体系经受住考察

为了验证PCUS体系的整体性能、验证结构整体刚度和强度,课题组还在金山海悦瀜庭项目和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分别对PCUS结构体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1:1模型载荷试验。

在金山海悦瀜庭项目试验现场,进行了9级加载和3级卸载试验,检验了相关部位的竖向变形和受力性能、混凝土裂缝等。结果表民,新型预制装配式节点以及框架体系,具有形式灵活、施工高效、结构可靠、质量可控的特点。试验模型未出现挠度超限、裂缝宽度超限、受压区混凝土开裂、界面处裂缝等现象,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PCUS体系安全可靠,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现在,PCUS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海鈅瀜庭商品房项目和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等工程实践。令人惊喜的是,PCUS体系实现了装配框架结构5天一层的极高效率,设计施工难度大幅下降、节点连接质量易于检测,还免除套筒灌浆、节约人力材料,可实现无排架施工,综合建造成本低等,有益于推动装配式建筑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二建“装配式”造房值得夸耀

为了助力上海始终走在全国装配式领域前沿,自2006年以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在持续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瞄准绿色新兴领域,结合自身设计施工总承包优势,在装配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在2007年,他们建设了上海首个工业化装配住宅—上海万科新里程项目。2014年,他们有建设了上海建工集团全产业链装配示范项目:周康航保障房项目,研发建工装配PCTF新型体系,此外还参加了20个国家级、上海级装配式课题。

到2018年,二建建设的装配式建筑接近300万平方米,其中1个项目为国家级装配示范工程、5个项目为上海市级装配示范工程,已形成了装配咨询、设计、施工、产业培训等一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