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二建集团牵头、上海市政总院等单位共同编撰的《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构筑物设计与施工》一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总结了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中形成的高密度低挤土劲性复合桩技术、大规模深基坑无内支撑施工技术、超长混凝土水池裂缝控制技术、新型地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等五项关键技术,为今后的大型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由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投资建设,二建集团施工总承包。工程为一座占地70529.18m2、最大埋深14.5m的2层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50万m3/天,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工程于2017年9月20日开工建设,于2020年6月22日竣工验收,标志着这座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进一步扩容升级。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建设五大关键技术 高密度低挤土劲性复合桩技术 ——有效控制了高密度群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减小了桩基施工过程中土体水平位移和分层沉降,确保了桩基施工的质量和精度,保护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大规模深基坑无内支撑施工技术 ——结合双排桩支护技术与大范围基坑放坡施工,取消了超大深基坑的内支撑,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超长混凝土水池裂缝控制技术 ——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优化了混凝土分区施工方案和养护方法,有效控制了地下污水处理厂中现浇超大超厚底板和超长混凝土水池的裂缝产生,降低了结构的渗漏风险。

新型地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 ——研发了预制柱+预制梁柱二维节点+叠合板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并开发了现浇段工具式模板体系和预制构件临时支撑体系,确保大规模地下主体结构快速完工。

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 ——创建项目建设二级管理BIM平台,整合大型BIM工作站、360°全景相机、VR设备、智能监测等信息化硬件设施,攻克了一系列工程设计和施工难题,探索了项目管理方式的变革。

|